目前,我国各省市医疗器械集采工作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中,本次大规模集采公布信息显示高端医疗设备采购,正在向国产倾斜。
从实际采购层面来看,对于国产设备的青睐已经逐步从基层拓展至部分头部医院,采购国产似乎已成为一种明确趋势。
当然,目前我们还有一些医疗设备是生产不了的,或者品质跟进口设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对于这种确实有进口需求的产品,是允许采购相对先进的进口设备为患者服务。
但对于一些国内技术已经与进口旗鼓相当的,甚至性价比要远远优于进口产品的领域,原则上应该鼓励优先采购国产,目前大三甲医院中高端医疗设备采购环节,已经有采购国产的趋势。
从政策层面来看,对于进口设备的采购审批趋严。
在政策扶持下,无论是三级医院还是县域医院,目前整体都倾向国产设备和器械。但在一些疾病领域,进口设备性能上更加精准、市场占有率很高,医院还是会酌情考虑放一些进口的份额。
去年起,我国多地政府发文明确指出,将加强进口产品采购审核管理、从严审核进口产品采购事项,公立医疗机构使用财政预算资金和自有资金采购进口产品,必须有主管预算单位和设区的市级以上财政部门的审批,未经批准的不得开展进口产品采购。
相对来说,进口设备的精准性和灵敏度会更高,有些区域宁愿走进口论证,也要买进口产品。但对于一些基础的医疗设备,已经逐渐从进口转到国产了。进口论证是进口品牌入院的一个渠道,如果医疗机构要买进口产品,但产品本身条目是进口限制令里面的,就需要走进口论证。至于进口限制令的执行松紧程度,要考虑很多要素,比如医院的执行严格程度、代理商的公关以及品牌的强势程度。
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发布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显示,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已突破9000亿元,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2000亿元(约3200亿美元),中国或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医疗器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