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加速康复外科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进一步推进加速康复外科有关工作。
康复外科(ERAS)是当今医疗外科发展的方向之一,是一项多学科、多科室、多模式联动的综合项目,以减少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达到快速恢复。
国家卫健委在文件解读中提到,加速康复外科是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和围手术期医疗措施为主要方法,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应激反应、缩短手术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术后恢复为目的的诊疗理念,以及在该理念指导下的系统化诊疗模式。
加速康复外科诊疗理念和模式是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是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和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通知》要求,加强相关科室能力建设,有关医疗机构要加强手术科室建设,强化相关科室设备设施配备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相关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宣贯培训,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治疗能力。
同时加强精神(心理)科、麻醉科、手术室、药学部、康复医学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病理科、输血科、临床营养科等建设,围绕外科手术患者诊疗需要,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提高加速康复外科认识水平。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有关医院要加大培训宣贯工作力度,提高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加速康复外科诊疗理念和诊疗模式的认识,促进医学模式和理念转变,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融入外科手术诊疗管理全过程。
鼓励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相关专科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领导担任负责人、医务部门负责日常工作、各相关临床科室和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医院加速康复外科管理委员会,加强对加速康复外科相关工作的组织领导。
医院加速康复外科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并推动实施,审定加速康复外科病种和手术目录、医院加速康复外科相关制度、技术规范和实施方案等,制订完善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
其他级别、类别的医疗机构可以参照制订符合本机构实际的制度方案,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和模式融入日常诊疗工作。
鼓励各有关外科科室成立科室加速康复外科管理小组,在本医院加速康复外科管理委员会指导下,落实医院有关要求,组织做好本科室加速康复外科实施管理工作。可选择本院诊疗水平较高、条件比较成熟的科室和病种先行实施加速康复外科诊疗模式。针对影响手术实施效果、患者康复进程和医疗服务效率的重点环节、重点问题,如术前准备、手术方案、并发症处理、输血管理、早期康复介入等,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
*内容转载自卫健委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