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加持,行业处在高速发展期
中国康复机器人行业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
在“十二五”时期,研发和应用相对有限,行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
到了“十三五”时期,政策开始鼓励技术创新和医工结合,强调新技术在康复机器人中的应用,特别是人工智能、脑机接口、虚拟现实等,推动行业向前发展;
而在“十四五”时期,政府逐步强化了对康复机器人领域的政策支持,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加速了康复机器人的应用推广,使其在康复治疗和生活质量提升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康复机器人行业经历了从起步到高速发展的阶段,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随着科技创新的推动和政策的支持,行业有望在未来继续蓬勃发展,为康复机器人领域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变革。
起步阶段(早期),2000年代初期
中国开始涉足康复机器人领域。当时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探索使用机器人技术辅助康复治疗。这个阶段以试验性项目和研究为主。
初步发展阶段(早期),2010年左右
中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开始逐渐迈入发展的中期阶段。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逐步加强一些企业开始涉足康复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一些基于机器人技术的康复辅助设备开始出现,但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高速发展阶段(近期),2010年代后期
中国康复机器人行业迎来了快速的增长。政府将康复机器人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发展。多个企业涌现,涵盖了康复机器人的各个领域,如康复辅助器具、康复训练设备、智能康复机器人等。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技术不断创新,应用场景逐步拓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老年人康复需求规模将进一步加大
2022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为2.8亿人,占人口比重已达19.8%。2022年9月,国家卫健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表示,到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老年抚养比和社会抚养比将相继达到峰值。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老年人康复需求规模将进一步加大。
残疾人康复服务尚未实现全覆盖,市场上仍有较大空间待满足
2023年5月,中国残联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至2022年,1707.46万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341.8万残疾人得到辅具适配服务,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稳定在85%以上。截至2022年底,全国各类残疾人康复机构发展到11661个,康复机构在岗人员达到32.8万人。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尚未实现全覆盖,市场上仍有较大空间待满足。
2023年中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0亿元
当前,中国康复机器人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政府政策的支持、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科技创新的推动共同促使该行业蓬勃发展。各类康复机器人产品在医疗治疗、康复训练、老年护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技术不断创新,市场需求日益扩大。同时,行业内涌现出一批技术领先、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推动着整个产业的发展。根据Frost & Sullivan报告, 2018年中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1亿元,2018-2023年以57.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23年约达20.4亿元。